標題:謝謝英文

大家馬偕博士的看法及想法是?!

發問:英文佳句

請大家發表您對於"馬偕博士"這名偉大人士在台灣的貢獻及想法;謝謝!!!

最佳解答:

喬治萊斯里馬偕(George Leslie Mackay,1844年3月21日-1901年6月2日),將生命奉獻給福爾摩沙(台灣)的牧師。漢名叫偕叡理,但台灣人一般稱「馬偕博士」。父親是蘇格蘭佃農,逃到加拿大後於安大略省生下馬偕。1867年於多倫多大學神學院畢業,1870年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學部返回加拿大,同年底又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科深造,最後於1880年獲頒皇后學院(今皇后大學 (加拿大))榮譽神學博士(Honorary Doctor of Divinity)。 傳教 當時基督教在東方的擴展非常興盛,因此加拿大長老教會即於1871年派遣馬偕,至東方傳教,馬偕先到香港,之後輾轉經過中國廣州、汕頭等地。1871年到達台灣,在滬尾(今台北縣淡水鎮)開始傳教,學習閩南語。並且四處旅行傳播福音,除了在淡水、艋舺(今萬華)、錫口(今松山)、大稻埕、五股、苗栗、台北、基隆、新竹擁有二十個以上教會之外。馬偕還於1883年前往宜蘭、花蓮等原住民的居住地傳教,1887年蘇澳教會成立。之後為了使婦女也能受到照顧,馬偕決定娶一台灣女子為妻,後來馬偕在五股庄(今台北縣五股鄉)發現他的另一半——張聰明女士,並於1878年結婚,他們的子女中, 女兒偕瑪連(適陳)、偕以利(適柯,夫婿即柯維思)都嫁給台灣人成為「台灣媳婦」,獨子偕叡廉創辦了淡江中學,承接衣缽繼續投入宣教台灣的教育工作,人稱「小馬偕」。在日治時期成為台灣子弟得以受教育之學教。「小馬偕」有子二人、女三人,偕威理與偕約翰,也都在淡水長大。目前他們的後代都分別在加拿大及台灣. 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最先是1865年6月16日由蘇格蘭的馬雅各醫生(James Laidlaw Maxwell,1836年-1921年)代表英國長老會在台南開設醫院開始;台灣北部的傳教工作則是加拿大長老會的牧師馬偕博士(George Leslie Mackay,1844年—1901年)在1872年3月7日從淡水開始。 2009-03-17 15:39:02 補充: 教育事業 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 座落於中山北路雙連車站旁 牛津學堂,現座落於淡水真理大學校區 。 2009-03-17 15:41:10 補充: 在得到加拿大鄉親的資助下,又獲得一位同姓的馬偕夫人捐贈3000元美金的幫助,於是1880年馬偕在滬尾創建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醫院-偕醫館(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),除了可以醫治民眾,也有助於他的傳教工作。馬偕常常和助手在路邊幫人拔牙,曾在日記上記載他昨天拔了多少牙,今天又拔了多少牙,終其一生,馬偕總共為台灣人拔了超過兩萬一千顆牙。中法戰爭時,法軍進犯北台灣,驚慌的民眾仇視一切外國人及基督教,於是聚眾拆毀教會、挖掉基石,然而法軍猛烈轟炸淡水的結果,卻使偕醫館內外都擠滿受傷的士兵,馬偕因盡心盡力的照顧他們,還受到清政府的褒獎 2009-03-17 15:41:50 補充: 之後又創建牛津學堂(理學堂大書院, Oxford College, 今真理大學)。二年後的1884年又在牛津學堂東側建立第一個供女子讀書的女學堂。第一屆即招收34名學生,不但學費全免,還補助交通費、提供吃住與衣著。但當時的漢人受到傳統禮教的約束,有錢人不希望家中女子拋頭露面;窮苦人家則不知受教育這件事,結果最捧場的卻是馬偕曾去傳教的宜蘭噶瑪蘭族。1890年起馬偕開始前往花東地區傳教。1893年回加拿大述職。 2009-03-17 15:43:43 補充: 蒙主恩召 1900年馬偕最後一次巡視宜蘭的教會,回到淡水後因為罹患喉癌導至聲音沙啞,連牛津學堂開學,他都無法教課,後來喉嚨潰爛,吞下去的食物都從喉嚨的洞流出來,他自知上帝召喚的時刻到了,就趁家人和輪流看護的學生不注意,突然跑到學堂大聲敲鐘,把學生召集起來,吃力的上完最後一堂課。1901年6月2日,受病痛糾纏的馬偕病逝在家中,告別了他的傳教事業。其骨灰葬於今日淡江中學內。據說為了感念這位為台灣犧牲奉獻的牧師,至今噶瑪蘭族還有姓偕的族人存在。

其他解答:

回答者001講的很正確ㄚ "馬偕博士"這樣的人才有”神”的影子才有傳道士的風範

畢業快樂英文3A11B16A9FCDDCC2
arrow
arrow

    王美華鄖稼圖建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